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预防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布鲁氏菌病毒蘑菇中毒等食源性疾病重点防控

来源:未知  作者: 最新更新  发布日期:2024-07-01 15:26  访问次数:
  应重点防控手足口病等肠道流行症,布鲁氏菌病、发热伴血小板削减综合征等自然疫源及虫媒流行症,毒蘑菇中毒等食源性疾病。
  
  此外,各级各类校园将放暑假,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安全,谨防产生溺水事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症,多产生在5岁以下儿童。首要经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达。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首要特征。
  
  目前,我市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校园和托幼组织等人群密集场所存在产生集合性疫情的可能性。家长和老师们,要多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做好相应处置。
  
  日常生活中怎么防备手足口病?
  
  1.杰出的手卫生是防备手足口病的有用办法。儿童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家长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替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运用清水和洗手液或番笕正确洗手,至少搓洗20秒。
  
  2.防止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坚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常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频的物品表面,如台面、门把手等、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时清洁和消毒。
  
  4.婴幼儿运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运用的餐具运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集合、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6月龄至5岁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用防备由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会显著削减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产生。
  
  校园、托幼组织怎么防备手足口病集合性疫情的产生?
  
  1.校园、托幼组织应严格执行晨午检和缺课追踪,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等患儿,要及时就医并隔离办理。对患儿所用的物品及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2.环境的清洁、通风和消毒。对教室、公共区域定时进行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便器按钮、电梯按钮等接触频频部位定时消毒。坚持厕所卫生,每日进行消毒。
  
  3.玩具、生活物品的清洗消毒。定时对儿童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个人生活用品进行清洗消毒。
  
  4.展开宣传教育。校园、托幼组织采用儿歌、动画、做游戏等儿童易接受方法,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外出玩耍后及时正确洗手,不混用毛巾、水杯等杰出卫生习惯。
  
  5.规范展开清洁与消毒。校园、托幼组织清洁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制造消毒液,规范展开环境、物品的清洁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校园、托幼组织发现短期内病例增多时,应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并合作执行相关防控办法。